热搜: 心得体会  合同  年终总结
当前位置:首页 > 交际礼仪 > 悼词

百岁老人悼词范本

更新时间:2025-03-19 09:51:04 编辑:www.wenshu999.com

  老人去世悼词【1】

  各位亲友,村民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来到这里,深情缅怀这位跨越世纪的百岁老人XXX。

  面对老人的故去,我们晚辈的心情皆无比悲痛!

  XXX出生于XXXX年X月,我们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吴婆婆。

  她经受过百年风雨的洗礼,为我村开长寿先河。

  如今这位饱经风霜而子孙满堂的老人,因年事已高而于XXXX年X月XX日驾鹤西去,享年101岁。

  吴婆婆老人家的故去,不仅是亲人的一大损失,也是我村的一大损失。

  我们失去了这样一位受人敬仰的长辈:与人为善、辛勤劳作、生活俭朴、乐于助人。

  老人虽然已经故去了,但我们会记住她,不会忘记她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日子。

  XXX生在中国动荡的时期,经历了社会的几度变迁,生前她曾自豪地跟我们说起过她当年来我们村时只有三十几户人家。

  如今我们村已发展到百十户几百人口的村寨,见证了我们村的发展历程,让年轻人了解过去。

  吴婆婆对乡亲们十分照顾。

  她经常迎着风雨为乡里邻居治病;忙上忙下辛勤操劳于晨间为乡亲们送出可口的佳肴;乡亲们有困难时,她绝对会第一个过去帮忙。

  她的品德让我们敬仰,她的功绩我们永不会忘!

  吴婆婆除了对乡亲们的照顾十分周到之外,对家庭更是尽心尽力。

  一路走来,吴婆婆与其丈夫吴爷爷始终相濡以沫。

  吴婆婆一生勤俭持家,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把贫寒的家庭操持得体体面面,不仅孩子们都很听话,而且在她的支持下,丈夫得以全力扑在工作上,取得非常好的成绩,获得劳模称号。

  晚年,两位老人精神依旧很好,日常生活都能自己料理,只是腿脚有些不方便,吴爷爷每天都要看报纸和电视,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吴婆婆依然能够穿针引线,做针线活。

  这个最初只有两个人的家,现在已经从一株小树苗长成了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加上孙辈、重孙辈,四代同堂已有30余口人。

  后辈们对老人都十分孝顺,老人的日子过得也十分舒心。

  吴婆婆度过了这样一个安心的晚年,是她早年辛苦的回报,是一生的福气,也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如今,她带着对家人的不舍,和乡亲们的牵挂永远的离开了,将我们的思念永远地带进了另一个世界,也将那份永远无法释怀的哀和痛留在了我们的心底。

  从今以后,吴婆婆的音容笑貌就只能从她为数不多的照片中,从我们饱含思念的记忆中重温了。

  高山俯首,为您送行。

  我们为您送上山头,愿老人家一路走好,一路走好,走好哇!

  百岁老人悼词【2】

  各位亲友,村民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来到这里,深情缅怀这位跨越世纪的百岁老人XXX。

  面对老人的故去,我们晚辈的心情皆无比悲痛!

  XXX出生于XXXX年X月,我们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吴婆婆。

  她经受过百年风雨的洗礼,为我村开长寿先河。

  如今这位饱经风霜而子孙满堂的老人,因年事已高而于XXXX年X月XX日驾鹤西去,享年101岁。

  吴婆婆老人家的故去,不仅是亲人的一大损失,也是我村的一大损失。

  我们失去了这样一位受人敬仰的长辈:与人为善、辛勤劳作、生活俭朴、乐于助人。

  老人虽然已经故去了,但我们会记住她,不会忘记她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日子。

  XXX生在中国动荡的时期,经历了社会的几度变迁,生前她曾自豪地跟我们说起过她当年来我们村时只有三十几户人家。

  如今我们村已发展到百十户几百人口的村寨,见证了我们村的发展历程,让年轻人了解过去。

  吴婆婆对乡亲们十分照顾。

  她经常迎着风雨为乡里邻居治病;忙上忙下辛勤操劳于晨间为乡亲们送出可口的佳肴;乡亲们有困难时,她绝对会第一个过去帮忙。

  她的品德让我们敬仰,她的功绩我们永不会忘!

  吴婆婆除了对乡亲们的照顾十分周到之外,对家庭更是尽心尽力。

  一路走来,吴婆婆与其丈夫吴爷爷始终相濡以沫。

  吴婆婆一生勤俭持家,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把贫寒的家庭操持得体体面面,不仅孩子们都很听话,而且在她的支持下,丈夫得以全力扑在工作上,取得非常好的成绩,获得劳模称号。

  晚年,两位老人精神依旧很好,日常生活都能自己料理,只是腿脚有些不方便,吴爷爷每天都要看报纸和电视,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吴婆婆依然能够穿针引线,做针线活。

  这个最初只有两个人的家,现在已经从一株小树苗长成了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加上孙辈、重孙辈,四代同堂已有30余口人。

  后辈们对老人都十分孝顺,老人的日子过得也十分舒心。

  吴婆婆度过了这样一个安心的晚年,是她早年辛苦的回报,是一生的福气,也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如今,她带着对家人的不舍,和乡亲们的牵挂永远的离开了,将我们的思念永远地带进了另一个世界,也将那份永远无法释怀的哀和痛留在了我们的心底。

  从今以后,吴婆婆的音容笑貌就只能从她为数不多的照片中,从我们饱含思念的记忆中重温了。

  高山俯首,为您送行。

  我们为您送上山头,愿老人家一路走好,一路走好,走好哇!

  奶奶追悼会悼词【3】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长辈、奶奶生前的亲朋好友:

  你们好!首先允许我代表我的全体家人,对各位放弃宝贵的时间,顶着烈日,辗转奔忙 前来参加我奶奶的追悼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你们与我们共同分担悲伤,送老人最后一程。

  我为失去一位慈祥、可爱、可敬、可亲的奶奶感到心痛,我也为今天有那么多的长辈前来参加奶奶追悼会感到欣慰,让儿孙们发自肺腑说上一声:敬爱的奶奶您一路走好!

  奶奶李**生于1931年10月19日,2013年8月1日油尽灯灭,终其天年。

  奶奶离开了她给予一辈子关怀和恩爱的大家庭,走完了简单但却不平凡的一生,享年83岁。

  那天下午4时50分当我和妈妈得知奶奶病危,急匆匆坐上车,踉踉跄跄地赶到奶奶家时,奶奶已经安详地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我歇斯底里地呼喊奶奶,双腿像是盘腿坐了一整天完全使不上劲的麻痹让我害怕,从天而降的伤痛重重砸向我的头部。

  母亲和家人也声嘶力竭地呼喊着奶奶,可是她都一动不动,全家人嚎啕大哭。

  奶奶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辛劳是其一生的缩影。

  她没有读过几天的书,不识一个字。

  但是奶奶一生品性温良、淑贤德芳、与人为善、无私奉献、照顾家庭…… 不曾因为自己的付出而向别人索取,不曾因为知识的匮乏而一无所为。

  听爸爸说:在他们小的时候一家人坐在那里吃饭,其乐融融。

  突然之间下起了倾盆大雨。

  由于房屋的简陋和破旧雨水从墙缝里冲了进来,奶奶二话没有说,义无反顾的横躺在墙角下,用自己强壮的身躯堵住了大雨。

  是奶奶的无知让她不顾及自己的身体还是奶奶自认为自己有着不可抗拒的力量这样做?我无从知道。

  我只知道奶奶是伟大的奶奶是无私的。

  为了她的家不被冲坏,宁可拿自己的身躯去换取。

  奶奶更是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

  在四叔还不是很大的时候,奶奶在别人的请求下就出去给别人奶孩子。

  而且一奶就是几天,由于奶奶的忙碌而疏忽了对四叔的照顾,所以导致自己的小儿子受了凉。

  但她对奶孩子的主家却毫无怨言,不求回报。

  是她无知还是她自认为自己可以帮的了别人,我都无从知道,我只知道奶奶是伟大的母亲,无私的母亲,可以为了别人放弃对自己家人的照顾,这样的精神是我们很难做到的,但是她可以。

  听大姑说:奶奶去果园里摘了满满一筐子的黄杏,等到从果园里走回家里时筐子里的杏却寥寥无几了。

  因为她见到谁都会分给他,不在乎别人的贫穷与否,不在乎身份地位,哪怕是乞丐她也要弯下腰救济他一把。

  她就是这样与人为善、与众不同。

  回顾老人家坎坷走过的一生,真可谓是“可歌可泣”。

  不管是在世事艰辛的旧社会,风云激荡的新中国,还是在日新月异的新世纪。

  数十年来,老人家始终不失纯朴、善良、勤劳、仁爱的本色。

  历经几十年的生活沧桑,先后把儿孙们养育成人。

  岁月磨砺布满了她的额头,花白了她的秀发,苍老了她的容颜,她始终毫无怨言,尤为可敬的是她坚强地撑起整个家,含辛茹苦的将四个儿子三个女儿全部抚养成人,伟大的奶奶功不可没。

  饮水思源,今天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的幸福,我们又怎能忘记当年奶奶承受的那些苦痛?又怎会忘记奶奶当年默默流下的那些汗水?又怎能忘记奶奶曾今为了这个家族做出了多么巨大而无私的牺牲。

  她平凡一生,是善良正直,勤俭节约的一生,更是经受磨砺、艰苦奋斗的一生。

  虽然奶奶不爱言辞,不爱张扬,却在家人心中树起一座丰碑。

  在奶奶的福荫下,如今奶奶有孙子8人,外甥7人,可谓是福寿双全,子孙满堂。

  看着她灵前那安详但却没有笑言的脸的黑白照片,泪水止不住再一次流下来。

  我知道,通往天堂的电话还没有修好,但我相信,在天堂的那一边奶奶一直会用明亮的双眼,透过她清澈,慈爱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注视着我们、、、我们也都知道奶奶给予的我们很多很多,而我们给予奶奶的太少太少。

  我们都希望她老人家能活上百岁。

  多享受些晚年的幸福,但您还是出乎意料的走了。

  平静地默默地走了。

  奶奶,通往天堂的路很远,但我相信观音娘娘会为您指路。

  奶奶您安心的走吧,您劳碌了一生,是时候停下脚步,闭上眼睛,好好地休息了,我们都已经长大,不会让您失望。

  再次感谢各位长辈和亲朋好友一起追悼我的奶奶,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