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峡以巫山得名,它西起巫山县城东面的大宁河口,东到巴东县的官渡口,全长44公里。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以下是,供以参考阅读!
巫峡导游词【1】
峡中两岸青山连绵,群峰如屏,江流曲折,幽深秀丽,宛如一条天然画廊。
峡两岸为巫山十二峰。
江北由西向东依次为登龙、圣泉、朝云、神女、松峦、集仙六峰。
南岸也有六峰,但在江中能见到的,依次为飞凤、翠屏、聚鹤三峰,其余净坛、起云、上升三峰并不临江。
如欲游览,须从飞凤峰附近的青石溪溯流而上,到兰厂登岸,才可领略三山的雄姿。
因此陆游在“三峡歌”说:“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唐代诗人赞美巫山十二峰的诗句,有“巫山十二峰,皆在碧虚中”;“巫山峨峨高插天,危峰十二凌紫烟”。
巫山十二峰中,又以神女峰最富魅力。
她耸立江边,峰顶可见云雾缭绕。
细雨蒙蒙,沾衣欲湿,拂而觉爽。
云雨中的青峰绝壁,宛若一幅浓淡相宜的山水国画。
巫峡区内有不少古址,游人容易见到的,是集仙峰下的孔明碑。
此峰形似群仙相聚,上分两叉,很像剪刀插天,故又名剪刀峰。
峰下有一长方形白色岩壁,凹进去略成碑形,上刻有“重岩叠障巫峡&rdquo“名峰耸秀”、“巫山十二峰”三排苍劲大字。
相传“重岩叠障巫峡”六字为诸葛亮所书,故人称“孔明碑&rdquo为巫峡中著名的古迹。
据说碑上原来还有小字碑文,内容为《隆中对》中诸葛亮主张联吴伐魏的一段辞句。
此碑历来为游客思古怀归之著名景点。
长江三峡巫峡导游词【2】
同学们,刚才我们感受到的是瞿塘峡的雄伟壮观,接下来,继续带大家领略的是长江三峡第二峡--巫峡的神奇与秀丽。
巫峡以巫山得名,它西起巫山县城东面的大宁河口,东到巴东县的官渡口,全长44公里。
是长江横切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
峡内景点众多,有三台、八景、十二峰以及孔明碑等景点,但最著名的还要数巫山十二峰了。
在江的北岸有六峰,它们由西向东依次是登龙、圣泉、朝云、神女、松峦、集仙六峰。
南岸也有六峰,但在江中能看见的只有飞凤、翠屏、聚鹤三峰,而其余的净坛、起云、上升三峰并不临江。
所以陆游在三峡歌中说:“巫山十二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就是朝云峰。
它海拔1324米,每当日出时分,峰顶就会云海翻腾。
说到这里请大家注意周围的景观,它除了山、水之外,我们还能看到什么?有雾,对了有雾。
有雨,对了还有雨。
雾和雨缠绕在一起就形成了是云非云、是雨非雨的奇妙景观--巫山云雨。
唐代诗人元稹曾赋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可见巫山云雨乃是天下云雨之冠。
大家知道云雨是怎么形成的吗?那是因为巫山地处巫峡口,这里山连山、峰叠峰、气候垂直分布十分明显。
长江上丰富的水汽蒸发上升后,在不同的海拔高度,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云雾形状。
同学们再往前看,云雾中是否有一突兀的石柱,它形似一个矫健的少女。
这就是艳压群芳的神女峰。
石柱高约6.4米,海拔1112米。
巫峡是三峡神话传说的摇篮,其中关于神女峰的传说最为动人。
传说西王母的小女儿瑶姬腾云路过巫峡时,看见一群孽龙在此殴斗,骚扰百姓,于是她就停了下来,击毙孽龙,为民除害。
而后又派人帮助大禹凿开三峡、疏通河道、治理了水患,自己也留在人间为过往的行船导航,最终化为了神女峰。
故事讲到这里,同学们!神女这种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努力学习,发扬光大吗?
下面请大家休息一下,之后我会带领大家领略其余各峰!
巫峡导游词【3】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是人人皆知的《早发白帝城》。
这首诗描写的就是美丽的三峡风光。
让我们一起踏着这古诗的风韵,一起亲近这大自然,去看看风光秀丽的三峡吧!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
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三峡风光,美不胜收,雄奇险拔、清幽秀丽。
这真是让人陶醉于其中呀!三峡的山,连绵不断、遮天蔽日;三峡的水,水涨湍急,交通阻断。
春冬之时,水退潭清,风景秀丽;秋天之时,水枯气寒,猿鸣凄凉。
山水的秀美,渔歌的悲凉,猿鸟的哀啭,无不反映出祖国山河的壮美!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三峡,用我们的心灵来感受祖国山河之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