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移动访问 m.wenshu999.com
热搜: 心得体会  合同  年终总结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书 > 导游词

上海世博会导游词

更新时间:2023-11-10 04:45:53 编辑:www.wenshu999.com

  平安桥导游词【一】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参观安平桥。

  安平桥是国家第一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位于晋江市的安海镇,安海古称安平,因此,此桥又称:“安平桥&rdquo由于桥长有五华里(即二公里半)人们便称它为“五里桥”;位于安海镇西畔,俗称“西桥”。

  安平桥全座石构,用花岗岩和沙石构筑的梁式石桥,横跨晋江安海和南安水头两重镇的海滩,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前后历经十三年告成,后经明清两代均有修缮,现为国家拨款依旧重修保留原状,闻名天下。

  据《晋江县志》记载:“晋江、南安之界,旧日以舟渡,宋绍兴八年,僧祖派始筑石桥未就,二十一年来赵令衿成之,釃水三百六十二道(即分水道为三百六十二孔),长八百十有一丈,宽一丈六尺……”目前修缮后桥全长为2070米,桥面宽3米至3.6米,以巨型石板铺架桥面,两侧设有栏杆。

  桥板又阔又厚,最长者可达十余米,每间用板石七、八条,皆是坚实的花岗岩石。

  而这些桥板石从哪里开采而来的,应该是泉州府附近的石窟,但需要用水运。

  据说有私家族谱记载,这样的巨石,多是咫尺相望的金门岛开采海运而来的。

  桥墩筑法,用长条石和方形石横纵叠砌,呈四方形、单边船形、双边船形三种形式,尚存331座,状如长虹,为中古时代世界上最长的梁式石桥,故有“天下无桥长此桥”的美赞。

  此外,长桥的两旁,还置有形式古朴的石塔和石雕佛像,其栏杆柱头还雕刻着维妙维肖的雌雄石狮与护桥将军石像,以夸张的手法,雕刻表现得非常别致,皆为南来的代表作。

  整座桥上面的东、西、中部分别置有五座“憩享&rdquo以供人休息,并配有菩萨像。

  两翼水中筑有对称方形石塔四座,圆形翠堵婆塔一座,塔身雕刻佛祖,面相丰满慈善。

  中亭二尊护桥将军,躯高1.59至1.68米,头戴盔,身着甲,手执剑,雕刻形象威武,这都是宋代石雕艺术的精华。

  当时主持建桥的赵令衿筑成天下长桥而高兴地写下一首诗:

  为问安平道,驱本夜已分;

  人家无犬吠,门巷有炉熏;

  月照新耕地,山收不断乡;

  梅花迎我笑,书报小东君;

  有“安平桥”原有篆书丰碑,已废,据清人龚显增《亦囱脞牍》载:“丁丑由安平趋漳郡,道出西桥,见篆书丰碑,几立桥上……碑题‘安平桥’篆书三字,字径二尺,配搭匀整,气象崚嶒,旁款一行,正书云‘右迪功郎南安县尉陈大方立&rsquo刊者刘长岳,大方绍兴末任南安县尉。”

  “安平桥这一伟大的桥梁工程是继闻名天下的海内第一桥的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以工程之艰巨,为世界首创的“筏型基础&rdquo而产生泉州府地之建桥热,成为泉州“桥梁甲天下”。

  安平桥则以长度上被历代所赞誉,以“卧龙“、“巨虹”的壮丽称号,闻名海内外。

  在明代被泉州人称为“学问最通”陈紫峰,有一天集诸文人周游安平桥,正遇聚雨,他们都在桥上闲聊长桥胜景,随即作对联:“暴雨骤倾万斛珍珠浮水面,长虹多挂一条金带束天腰。”

  在桥头还有一座砖塔和观音堂,塔高达22米,为五层六角形空心建筑,南宋时所创建。

  为什么在南宋,晋江的一镇有这么多资财创建这么伟大的桥梁工程,据有关史料记载:“安海镇”于府南六十里,古名“湾海&rdquo宋初始改为“安”、曰“安海市&rdquo西曰“新市&rdquo东曰“旧市”。

  海泊至,州遣吏攫税于此,号“石开津&rdquo又据明代编号的《安海志》称,古时安海人善于漂洋过海发展海上贸易,宋元时期,商则襟带江湖,足迹遍天下,南海明珠,越裳翡翠,无所不有,文身之地,雕题之国,无所不到……这都说明宋时安海海外通商之繁荣景况,安平桥之兴更是当时海外交通发达,社会经济繁荣的实物标志。

  同时也看出泉州劳动人民的建筑智慧。

  当代诗人郭沫若干年间特来安平桥参观,留下律诗一首。

  五里桥成陆上桥,郑藩旧邸踪全消;

  英雄气魄垂千古,劳动精神漾九霄;

  不信君謨真梦醋,爱看明俨偶题糕;

  复台得意谁能识,开辟荆榛第一条!

  由于时代久远,海港的变迁,海上的桥变成陆上的桥,如今国家拨出专款重修,恢复旧貌,我们一到长虹般的长桥,总要漫步观赏,为兴建泉州长桥功劳而赞叹!

  最新九华山导游词【二】

  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它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黄山、九华山、天目山——白际山系)之一,

  最新九华山导游词。

  位于安徽省池州市东南境,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同辉,是安徽”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黄金旅游区的北部主入口、主景区。

  风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保护范围174 平方公里。

  中心位置(九华街雪地理坐标为东经117°8&prime北纬30°5′。

  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常

  1.山水奇秀,风景名山

  九华山以奇丽的自然风光著称于世。

  南朝时,因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号九子山。

  唐代李白游山时观九峰如莲花,写下了“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的.诗句,并改九子名为九华。

  九华山主体由花岗岩构成,由于受构造、岩性及外力等影响,形成了以峰为主、盆地峡谷、溪涧流泉交织其中的雄奇秀丽的地貌景观。

  九华山有名峰70 余座,千米以上高峰30余座,最高十王峰海拔1342米。

  唐代刘禹锡观山时赞叹:“奇峰一见惊魂魄&rdquo“自是造化一尤物”。

  境内清溪萦绕,山西五条溪流汇于六泉口,经五溪河、九华河汇入长江;山南三溪和山东两溪分别流经三溪河、陵阳河汇入太平湖。

  山间遍布深沟峡谷,垂涧渊潭,流泉飞瀑,气象万千。

  “江边一幅王维画,石上千年李白诗”。

  九华山是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

  九华山处处有景,移步换景,清代概括有”九华十景”。

  对外开放后,新辟八大景区,百余处新景点。

  新老景点交相辉映,自然秀色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和,加之四季分明的时景和日出、晚霞、云海、雾冖雪霰、佛光等天象奇观,美不胜收,令人留连忘返。

  2.地藏道场,佛教名山

  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著名地藏菩萨道常它的开创人为新罗僧地藏。

  公元7世纪,在中国唐朝与朝鲜半岛频繁交往的大背景下,新罗国王子金乔觉航海东来,遍访名山,卓锡九华,苦修数十载,圆寂后被认为地藏菩萨”灵迹示现&rdquo因其俗姓金,故称金地藏,从此九华山被辟为地藏菩萨道常唐时九华山有寺院20余座,宋代发展到40余座,至明代更有长足的发展,主刹化城寺成为拥有数十座寮房的总丛林,全山寺院达100余座,香火兴旺为“东南诸山之冠”。

  于是九华山便同五台、峨眉、普陀共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清代九华山寺院达150余座,由总丛林化城寺分衍出祇园寺、东崖寺、百岁宫、甘露寺等四大丛林,在四大佛山中以”香火甲天下”而闻名于世。

  20世纪70年代末对外开放后,古老的佛山沐浴盛世朝阳,活力再现,旧貌重辉。

  现有各类寺院90余座,其中国家重点寺院9座,省级重点寺院30座;僧侣600余人,各类佛像万余尊,各种佛教文物XX余件。

  寺院普遍得到维修,佛事活动正常开展,对外交往活动频繁,九华山佛教与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泰国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等佛教团体友好交往不断,先后有百余名僧侣出境访问。

  在当今我国佛教道场中,九华山以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国际性佛教道尝香火旺盛、僧俗融和受到广泛赞誉,成为特色鲜明和有重要影响的佛教圣地。

  3.历史悠久,文化名山

  宗教文化与山水文化相融,大量的历史人文活动,使九华山成为一座历史悠久、积淀丰厚的文化名山。

  XX多年前,九华山就有道家驻足,《福地考》称九华为“三十九福地&rdquo至今留有道教人物活动遗迹和道观遗址20余处。

  东晋隆安五年(401)天竺僧杯渡在九华创建茅庵,佛教开始传入九华山。

  唐时新罗僧创建地藏道场,“胜境巍巍,普放大光”;至明清香火极盛,成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经久不衰。

  道教福地与佛教圣地使得九华山声名大振,吸引了无数名流骚人纷至沓来。

  自李白之后,许多文人学者接踵而至,他们在九华或隐居山庄,著书立说;或创立书:,聚众讲学;或出入烟霞,参学访道;寄情山水,吟诗作画。

  九华山有太白书堂、阳明书:、甘泉书:等20余处书:遗址。

  九华山又为民歌之乡,汇集有儿童歌谣、劳动歌谣、仪式歌谣达300余首,很多带有佛教色彩,生动表达了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和生活情趣。

  历代朝廷也垂青九华,明神宗敕谕、赐银,清康熙、乾隆御书”九华圣境”、”芬陀普教&rdquo九华山先后有50多座寺院受朝廷赐额。

  大量历史人文的活动,遗有丰富的历史文物,九华山有历史文物XX余件,其中珍贵文物近百件。

  对外开放后,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着力挖掘整理佛教文化,成立”金地藏研究会”和佛教文化研究会,创办佛学院,开办文物馆,文化资源得到初步开发,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这里的儒释道文化、鬼文化、建筑文化、石刻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茶文化和肉身文化等,异彩纷呈,令人惊叹。

  九华山是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