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移动访问 m.wenshu999.com
热搜: 心得体会  合同  年终总结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书 > 读后感

世说新语读后感500

更新时间:2022-12-20 20:48:37 编辑:www.wenshu999.com

  字【1】

  古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宝库,而《世说新语》则是这个宝库中一颗灿烂美丽的明珠。

  《世说新语》是南朝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全书用文言写成,分为言语、德行、政事、文学等三十六门,其中的故事既有很强的哲理性,又不乏趣味性,篇篇短小精悍,有的甚至只是几句话,但就在这些记录人物言行举止的文句中,我们却可以体会到魏晋时代浓郁的政治氛围和人物特色。

  前几天,我读了《世说新语》中的一到三十页,其中的一则小故事令我印象深刻: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

  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这则故事的意思是这样的:华歆和王朗一起坐船避难,有一人想搭他们的船,但却遭到华歆当即表示为难,王朗说:“正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后来追兵即将追上,王朗想抛弃那个人。

  华歆说:“之前我犹豫不决,原因就在于此。

  既然已经答应了他的请求,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急抛弃他呢?”社会上从此便根据这件事判定华歆和王朗的德行优劣。

  这个故事中的华歆刚开始对于别人的请求犹豫不决,看上去似乎品德不好,但尽管王朗答应了那个人的请求,但当后来追兵到来情况紧急时,却想抛弃协助的那个人,所以,华歆的品德是远在王朗之上的。

  我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犯过像王朗一样的错误呢?以这个故事为例,在开始时如果华歆和王朗在开始时没有携带那个人,那么那个人可能会有生存的希望。

  可要是华歆和王朗在中途抛弃了那个人,那么那个人就没有一点生存下来的希望了。

  生活中的事往往也是这样。

  如果我们答应了别人某件事情,就一定要做到底。

  如果你拒绝他,他可能会受到损失。

  但要是你在中途忽然停止,呢么他的损失会更大。

  当然,我们在生活中要尽量帮助别人。

  但如果的确无法帮忙,我们也要当即拒绝,荣国答应了,就不能半途而废。

  《世说新语》读后感【2】

  《世说新语》讲的是刘道真尝为徒,扶风王骏以五百匹赎之,既而用为从事中郎。

  当时以为美事。

  刘道真,姓刘名宝,字道真,性格豁达,通经史,精音律,善长下棋,并且智勇双全,在扶风王司马骏府内担任从事中郎,后担任侍中、安北大将军,后来由于戎卫北境有功,赐爵为关内候。

  这里“徒”字意指服劳役的犯人,“既而”意指不久。

  这篇文章的意思是:刘宝曾是服劳役的犯人,司马骏花了五百匹布将他赎了出来,不久后又任命他为从事中郎。

  当时人们将这件事传为美谈。

  我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时,并没什么感受,但当我读了5遍6遍乃至10遍时,就有了深刻的感受。

  我十分佩服司马骏的这种做法。

  首先,他能够不计刘宝以前犯过罪,任用刘宝,给刘宝用武之地,其次,司马骏花重金将刘宝赎了出来,可以说是对刘宝有恩,让刘宝死心塌地为自己做事。

  即便将来刘宝势力过分强大,也总会卖个人情。

  这件事传为美谈,又的民心。

  司马骏做这件事心思慎密,一举多得,我很佩服。

  他的这一做法也似乎效仿了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管仲。

  齐桓公最终成就了一番霸业,而司马骏也在宗室中变得最为俊望。

  生活中,我们也切不可因为他人曾有过什么过错或是做过什么不好的事而一直对他心存不满。

  平等待人,往往更容易发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

  同样,做错事的人也不能过分自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有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不改。

  我们应有的是积极向上、改正错误的态度。

  《世说新语》读后感【3】

  《世说新语》是汉末人物品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反映,它的不少故事是取材于魏晋时期作品《语林》、《郭子》、《名士传》等书的。

  看了《世说新语》就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逸事笔记的内容和形式了。

  也可以说它是一部魏晋风流故事集,从而起到了名士“教科书”的作用。

  按冯友兰的一句说法,风流是一种人格美。

  当然这种人格美是以当时士族的标准来衡量的。

  《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风流的极好的史料。

  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任诞,简傲,种种人格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

  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如《德行》中: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通过与华歆的对比,赞扬管宁淡泊名利。

  所以由此可看出一个人是否有高超的德行,并不是一天两天所造成,德行是日积月累所培养出来的。

  有德行的故事还有许多,如情绪这方面,德行较不好的人常会以它个人的情绪为中心,心情好时大家没事,心情不好时大家得遭殃,古时就有一位不管快乐或失意,都不会表现于自己的情绪上,那个人就是稽康,王戎说我和稽康在一起相处二十年,从来没有见过他高兴或者生气的表情。

  人通常得到一个不好的东西,或遇到对自己有害的东西都会闪而避之,但是有的人得到这一个东西,或者遇到这个东西也不是闪而避之。

  而倒霉反而还一点不会被那样东西所波及到。

  瘐亮的坐骑中,有一匹叫的卢的凶马,有人劝告他派人牵去卖掉,瘐亮回答说:“卖它一定会有人买它,但这样又会害了别人;哪里可把对自己有害的东西转移到别人身上呢?从前孙叔敖杀了两头蛇,就是因为不让后人看见,从此他就成为古人乐于传颂的佳话,我效法他不也是合理的吗?”

  《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较高的艺术成就,鲁迅先生曾把它的艺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世说新语》涉及人物有一千五百多个,魏晋两朝的主要人物,都包括在内。

  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的人物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如“王戎有好李,卖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

  仅用了16个字,就写出了王戎贪婪吝啬的本性。

  从另一方面谈,《世说新语》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由于魏晋之际品评人物重视仪容辞采的风气较汉末更甚,所以位高名重的官僚,也往往凭只言片语和某个细节来论定一个人的优劣,或据此而援引这个人入官,如“雅量”记载王王旬做桓温的主簿,桓温想提拔他。

  有一次故意突然骑马冲之,“左右皆宕仆,而王不动,名价于是大重,咸云是公辅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