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移动访问 m.wenshu999.com
热搜: 心得体会  合同  年终总结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书 > 读后感

读红楼梦有感

更新时间:2023-12-28 05:18:27 编辑:www.wenshu999.com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阅读过红楼梦的同学们,大家学习一下如何书写一份红楼梦读后感吧!以下是小编整理好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读红楼梦后感【1】

  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

  《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

  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必然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和死亡。

  曹雪芹笔触下所创造和热爱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个垂死的封建贵族阶级的贰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

  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

  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质本洁来还洁去”,在面对封建礼教下的种种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为代价,质本洁的追求始终不弃。

  我们感叹贾、林两人爱情的悲剧的时候,看到了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个性,她的个性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无法与社会“融合”,她的自卑情结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悲剧的开始。

  读《红楼梦》有感【2】

  我都不知道自己读了《红楼梦》多少回了,但每读一次,就更喜欢它一分。

  在《红楼梦》中,最喜欢的就是林黛玉了。

  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自小体弱多病,贾宝玉在第一次见到她时就评价道:“娴静似娇花映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又因“两眉颦颦似蹙”,为其命字“颦”。

  也正因为身体的柔弱,注定黛玉的幸福渺茫。

  传说黛玉前身为绛珠仙草,为了报答宝玉前世的浇水之恩,遂转生为林妹妹,向宝玉还眼泪,当最后一滴眼泪还干,也就是黛玉香消玉殒之时。

  虽说是传说,但在贾府的黛玉,眼泪似乎变得廉价,双眼常肿得如两核桃。

  有人说是黛玉小家子气,所以才会常流泪,但在我看来,最大的原因在于贾府这一大环境。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是黛玉对贾府的评价。

  贾府在黛玉看来,就如一洪水猛兽,充满污秽之气,而在这样黑暗龌龊的环境中,黛玉始终保持自己的内心不受污染,坚守“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宛如污泥中的白莲,一尘不染,洁白无瑕。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身在贾府,是黛玉的无奈,知心的只有宝玉一个,在黛玉心中,向往着自由,“愿奴肋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可惜不能如愿!黛玉是聪明的,她知道自己摆脱不了封建女子的命运,但她没有屈服,而是进行反抗,所以,她对于跟自己抱有相同想法的宝玉给予支持。

  但命运是残忍的,宝玉因丢玉而疯癫,黛玉身子孱弱,遂有了新娘偷龙转凤这一招,也直接导致了黛玉的消殒,间接致使宝玉最后的出家····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女子最终都逃不过红颜色衰,黛玉的早逝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呢?也许,死,对黛玉来说是一种解脱,是悲剧的终结,也是一种幸福

  【3】

  有时候,就有些羡慕上一辈人。

  一辈子辛苦劳作,临了却还是怀念过去的时光——总还是有值得怀念的时光。

  听说那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饿着肚子下地,仍觉着自己从事着天地间最伟大的事业。

  不知道,那时真实的天是怎样的,至少,让一代人能一直念叨、在今天看来却如此单调的岁月,曾经让这些人过得非常充实。

  日子越来越好,现代的人,不用像从前一样愁着吃穿,然而似乎没有多少满足和幸福可言。

  竞争日渐激烈,经济飞速发展,人们所要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危机意识越来越强烈。

  终日奔波劳碌,除了平安、健康,这一代人,为着能过上不再令人忧心的生活而奋斗着,为着父母可安享晚年、为着子女不再有自己的遗憾而苦苦挣扎着。

  为着物质的利益,极尽拼爹之能事、拼子之心力,将自己折磨成焦虑、抑郁症、甚至大把脱发、白发,提升诧异的眼神关注度和不必要的回头率。

  “老吾老”、“幼吾幼”,都无错。

  关建是,想要给予的、真的是他们所需要的么?忙碌之余,听过他们的心声么?稍微停一停脚步,蓦然回首,会不会觉得、原来只是自己想要的太多太多?

  是否想过,当理想生活真的实现,又会是怎样的一副情景?所有愿望都可达成,享受生活到无以复加时,一切、还有什么意义呢?是否打算立即生命终结、了此一生?或是将余下的大好光阴、平白浪费在不断地寻找长生不死药上?——可即便真可以不死,又有什么意义呢?活得太久、不会太孤寂么?

  即便坐拥黄金万两,狂热的欣喜悄然而褪时,当寂静的夜晚来临,当一人孤枕难眠,面对无声四壁,不会有无尽的空虚、无尽的坠落感接踵而至么?——一贫如洗的岁月,整日思虑着明日的富贵荣华,有时又会不会感觉莫名的烦燥、觉得生活的索然无味呢?

  人活于世,恐怕不仅是为吃饱穿暖、为着个人的物质利益而来,否则人如何区别于其它动物成为万物主宰,又如何能创造出灿烂辉煌的人类文明?人之所以可成为世界之王,是因为人有思想——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有思想的生命个体,生命又是如此短暂脆弱,所以衍生平等自由、有“人权”一说。

  一些西方国家,打着人权的幌子,做的事情却让人跌破眼镜:辟如扔手机比赛、美臀比赛,辟如播报新闻的主播、可以一边播报一边脱衣,辟如祼奔,辟如允许私人持枪械,辟如性派对司空见惯,辟如引渡犯下滔天罪行的士兵回国受审、而后变成无罪释放……种种行径,看来十分荒唐,除了可以认为是私利盛行到极致、私利被维护到极致的一种体现,实在想不出究竟还有怎样的积极意义。

  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发展到极致,便是私欲横行。

  无道德、无黑白、无对错。

  无准则的社会,其行为其风俗种种、将倒退至原始状态,只有争斗厮杀,毫无秩序。

  人无心柱,必会乱性,手足无措。

  “心柱”,即指灵魂。

  人,是一定要有灵魂的。

  这与物质上的肉体是否死亡和消逝无关。

  一个有魂的人,会明白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最想去做的是什么,自己此生所为何来。

  即使躯壳不再存在,至少也会给活着的人、留下些有价值的回味。

  可惜,有“魂”的人,似乎越来越少;老一辈人所遵崇的信仰,对年轻的一代、也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

  人们追名逐利,房子越住越高档,服饰越穿越漂亮,手机越来越新潮,交通工具越来越便利。

  与人会面热聊,便是新置多少衣物家什、待遇多少、新居怎样、升职请客、酒桌称兄道弟、隔日却形同陌路、、、、渐渐的,生活变得只剩下这些;渐渐的,迷失在这种不断的应付和虚荣里,当真心正视自己时,会觉得世风日下,更会觉得世态炎凉——美好的、真挚的情感似乎已不复存在。

  想不出为什么,也不明白自己要怎么做。

  渴望着被人关爱,却从未付出真情,未曾做过什么努力。

  只是知道自己不再轻易相信、也不能相信,包括一切前世今生的哲言,和一切既定规则。

  只是,人总是得相信点什么。

  都说人生如戏,每个人、都是戏中人,所有不应有观众。

  无法全身心投入、演绎自己的角色,岂不是会太寂寞?不然,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人有“魂”,其实这“魂”是自己定的。

  有意或者无意,有人生下便是有魂的,有人却是后天才有的,这与每个人的受教育过程、社会阅历有关;天生者属于无意,无意者会主动执行自己的信条,并且以这样的行为准则去要求自己和他人;有意者,是凌驾于“有魂说”之上、刻意为自己而定,带有一定的强迫性,强迫自己相信、强迫自己执行。

  前一种人,过得较为幸福、至死也无憾;后一种,则痛苦一些——强迫性的痛苦,能够逐渐适应则好,不能适应,则一直会纠结无比。

  而最为苦痛、心态最易扭曲的,就是无“魂”者。

  无魂者既无魂,或是相信有“魂”、却还未找到自己的;或是根本不信有“魂”一说。

  这类人大多危险、非常衷于寻找刺激,乃至于做出种种让人觉得不可理喻的事情。

  说到底,终归是臭皮囊一具,如同架没有轴心的机器,疯狂胡乱地运作,离毁灭之时已不远。

  不知道未来的路,不想改变,也不在乎一切。

  像整日醉酒消沉者,大多是如此。

  “灵魂”的找寻,是有别于“追求理想”的。

  “魂”是个人的为人准则和价值所在,理想则可以包含责任,可以是为自己,也可以是他人。

  理想是一种美满的生活状态,含有一定的目的性、功利性。

  追求理想的路,大多走得艰辛。

  而“灵魂”,则只属于自己,可以为之奋斗一生而乐此不疲,可以超越生死、慷慨从容面对一切肉体的折磨,可以经受一切恶劣环境的考验——亦可以驾驭、指挥他人做出一切看似不可理喻的行为。

  创造灵魂、传播它且能植入他人人心者,则能为人主,为权势追从者之有利工具。

  拥有灵魂的人是幸福的,他们终于知道自身存在的意义。

  现代人,最缺少的、最需要的便是“灵魂”。

  除了利益,眼里、心里似乎已看不到、容不下别的事情。

  人们越来越世故,为着自身的私欲不惜一直处心积虑、费尽心机,却从未正视过自己是否还有灵魂、是否还是自己的主人。

  《红楼梦》里,有一段让宝玉看着晦气恶心的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曹先生落魄潦倒一生,禀性仍是高尚无比,他留给世人一部不完整的小说,却让多少代人奉为至宝。

  今人不能如宝玉无瑕,不能向曹先生一样守得清贫,至少,总还可以保留点纯真、和向往纯真的心境吧。

  “灵魂”,可以是种学说,可以是条准则,可以是种美德,也可以是种纯粹的心灵。

  以此获得的途径,无非两种,一是教化宣扬,一是媒介引导。

  但首先,得有适用于今人、能引起共鸣的基础;还要有不含杂质的传播环境。

  找回失落的灵魂,是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需要可凌驾一切的传播者,更需要持之以恒的行动、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