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论文前不妨找一写范文做参照哦,以下的,一起来看看吧。
广西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研究【1】
【摘 要】探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广西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广西高职院校相关专业设置调整与优化的对策。
【关键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高职教育 专业设置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建立为广西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对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但是,目前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与广西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设置之间关系的研究并不多,因此,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科学预测其发展趋势,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对广西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影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
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对广西高职院校人才需求的分析
(一)宏观分析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很快,尤其是林浆纸产业、海洋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九大产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为广西高职院校提供了巨大的需求,高技能型人才成为需求热点。
至2010年,广西高职院校毕业生占自治区大专院校全部毕业生的比例为30.61%,未来5年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时期,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还将持续增加。
(二)微观分析
在广西“十一五”重点规划项目中,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机械制造装备业为主的重点项目共有90项,总投资将近500亿元人民币,具体项目名称如图1所示。
(三)人才需求分析
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预测,未来5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高技能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石化、林浆纸、能源、钢铁和铝加工、粮油食品加工、海洋、高新技术、物流和现代服务业等九大重点发展产业中。
具体的人才需求分析如图2所示。
二、广西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分析
(一)专业密度及所在院校分布情况
以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也是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的主要区别所在。
分析图2所示的统计数据,结合《2010年广西高等教育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一览表》,发现广西高职院校目前大部分专业都能满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需求,但仍有少数专业集中在一两所高职院校,如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集装箱运输管理、港口工程技术、越南语、老挝语、泰国语等东南亚国家小语种等。
具体相关专业布点数列于表1与表2。
(二)专业地域分布情况
目前属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圈的城市有南宁、北海、防城港、崇左、玉林、钦州。
广西目前的高职院校主要分布在南宁、柳州、桂林3个城市,而钦州只有2所,玉林仅有1所,北海有3所,高职院校的分布较为集中。
三、广西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调整与优化
(一)政府方面
1.加强管理与监督。
相关政府机构应该加强对高职院校的管理,建立完善的评估机构,对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招生数量、入学新生高考成绩、毕业生就业率等指标进行年度考核。
对招生数量不足、毕业生就业率低的相关专业应该进行整改甚至取消,以使高职院校自身有一定的危机感,使其内部形成专业设置评估机制,避免盲目的设置专业和只重视数量而没有质量的弊病。
2.加强行业引导。
相关政府机构应该及时为高职院校提供国家相关经济发展规划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使高职院校决策层能够及时把握产业与行业发展动向与趋势。
鼓励相关高职院校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进行校企合作。
3.加大对优势专业的投入。
教育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
我国目前的高职高专院校绝大部分是公办院校,民办院校只占很少的比例,这与西方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区别。
而且高职院校难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且运作良好的校办企业,这也使高职院校无法像本科院校一样有一定的资金来源。
因此,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广西相关政府机构应该加大对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九大优势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的建设,重点资助港航工程、港口工程、港口经济管理、航运管理、船舶工程、生物工程、生物医药、海洋水产、海洋资源、海洋学、林浆纸、物流、会展、矿物加工等专业,帮助广西高职院校充实办学条件,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4.完善专业的进退机制。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减少低水平专业招生,对需求不大、水平不高、就业率低、缺乏竞争力、效益低下的专业果断地实行关、停、并、转。
原则上一次就业率小于55%的专业,限制招生。
从2011年开始,对毕业生首次就业率低于全区平均就业率20个百分点的普通高等学校,控制其专业总数,每增设一个新专业的同时,撤销一个旧专业,引导学校进行专业结构调整。
5.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绝大部分高职院校主要集中于南宁,北海只有3所、钦州有2所、玉林仅有1所,而防城港和崇左两市至今仍然没有一所高职院校。
因此,在今后专业布局调整中,各相关部门应加强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五市,尤其是防城港、崇左两市的高职院校的建设,积极筹建北部湾大学,使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崇左五市的高职院校及相关专业的数量、种类比较齐全、结构合理、规模适度、效益较高,形成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布局结构。
(二)高职院校方面
1.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广西相关高职院校应仔细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并以此为导向,结合自身院校具体情况优先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紧缺的港口工程、物流、会展、金属加工等专业。
农业类的高职院校应重点发展都市农业、农产品深加工、食品检验、水产品养殖等专业。
工业类的高职院校应重点发展金属加工、建材、汽车、石化等相关专业。
商贸类的高职院校应重点发展商贸物流、东盟国家小语种、物流管理、旅游、会展管理、房地产等相关专业。
土建类高职院校应重点发展城市基础建设、水利工程、绿色节能建筑等相关专业。
2.因势而变、稳中求新。
从经济学角度考量,一个规模较大的区域经济体从建立到具备一定规模与影响力需要3至5年的时间,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目前正处于这个转变过程之中,伴随此过程必将产生新生事物。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也因该应势而变,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导向,及时增设林浆纸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等相关的新专业与紧缺专业,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合理确定专业名称、内涵和定位,满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对人才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的要求。
综上所述,建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属于国家制定的重大方针政策,涉及面非常广泛、投资巨大。
本文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发展对广西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产生影响的视角为考量,通过大量的调查与数据采集,科学的分析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所属城市高职院校相关专业设置的现状,从政府层面与高职院校自身两个方面为考量,提出了一些关于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的建议,具有积极的实践指导意义与一定的借鉴性。
【参考文献】
[1]黄家庆.北部湾经济区人才资源开发与广西沿海高等教育[J].钦州学院学报,2011(2)
[2]袁华,黄永捷,韦艳玲.北部湾发展战略背景下的广西经济与职业教育关系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10(6)
[3]彭定新.高校成人教育服务区域发展人才需求的功能与途径分析——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J].继续教育研究,2009(10)
广西农村小学教育问题探讨【2】
【摘 要】梅林小学是广西贫困村小学的典型代表,学校教学设施不能满足小学教育需求、教师工作压力大、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完善硬件设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重视对寄宿生与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重视特色教育、千方百计做好家庭教育是梅林小学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梅林小学 教育问题 对策
小学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一代高素质的人才,关键在于小学教育。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
巩固农村小学教育、推进农村小学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
一、梅林小学情况
梅林小学创办于1965年,校园占地面积4350平方米,学校建有教学楼1栋,学生宿舍楼1栋,建筑面积900平方米,学校服务范围有梅林、巴立、陇祥等3个行政村3900多人,2012年春季学期在校生441人,开设有1-6年级7个教学班,在校生中寄宿生216人,留守儿童252人,学生98%是瑶族,教职工13人。
二、梅林小学教育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由于学校地处大石山贫困山区,经济发展滞后,学校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师生钦水难、学生住宿条件差、教学设备差、图书、仪器不足、师资不足、教师住宿困难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梅林学校的全面发展。
(一)梅林小学教育设施不能满足小学教育需求
1.教室和办公室设施方面
学校的教室在数量方面情况较为可观,即教室个数上基本能满足需要,由1栋3层的教学楼容纳了1-6年级共7个教学班级的441名学生。
问题集中于教室的质量上。
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过多,教室里学生所用的课桌有的是五人共用二个的长桌,没有单人单桌。
除此之外别无他物,很是简陋,孩子只能在简单的条件下进行学习活动。
在同一教学楼内的一间房设为教师办公室,包括校长在内的13个老师在内办公,教师办公桌和学生的课桌相似,桌上除了教师必备的教科书、纸、笔及学生的作业本外,无其他办公用品,很是简单。
2.在多媒体使用方面
除了教师办公室内拥有2台计算机外,学校没有正规的多媒体教室。
多媒体、语音室、校园网、班班通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于身处农村的梅林小学生而言是闻所未闻。
10年前城市小学生就已熟练掌握的技能,对于梅林小学大部分教师和小学生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3.学校音体美器材设施方面
对于梅林小学来说, 学校没有活动场地,没有篮球架,没有专门的音、体、美教室,何谈其它器材。
4.图书馆设施方面
学校没有图书室,学校只好在各个年级设立书柜,把图书分发到教室,由于管理跟不上,造成图书丢失严重。
图书种类少,学生接受教育的途径学生除了上课外,就是写作业。
5.学生宿舍楼方面
学校现有两个宿舍,每个床铺上安排2-3个学生共安排100个学生住宿,还有100多个学生因家里学校较远要求住宿学校,但是无法安排。
需要建一栋300平方米的宿舍楼。
6.教师住房方面
学校目前还有7个教师住在60年代建的乱石结构瓦房,由于年久失修,已变成危房,需要上级建一栋教师宿舍楼。
7.学生厕所方面
长期以来学校没有一个正规的学生厕所,在学生宿舍楼旁边有个简易厕所,因考虑到卫生问题,已经停止使用,现在学生只好到校园外一个不足4平方米的简易厕所方便。
需要建一座60平方米的学生厕所。
8.学生浴室方面
梅林小学住校生216人,没有浴室,学生只能每天在宿舍用很少量的水来擦拭身体,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师工作压力大,严重直接影响梅林小学教学
一是教师缺编,师生比过高,导致教师教学负担过重,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梅林小学13个教师(包括校长),不生441人,师生比为1:34,全国农村平均师生比为1:23的比例,梅林小学至少要有19个教师才能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
二是大量寄宿生与留守儿童存在,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
梅林小学共有寄宿生216人,留守儿童252人,由于教师数量少且忙于应付日常的教学活动,更由于学校没有心理辅导教师,学校教师无能力与时间开展心理辅导教学与有针对性的开展留守儿童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