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移动访问 m.wenshu999.com
热搜: 心得体会  合同  年终总结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论文范文

本科毕业论文综述模板

更新时间:2023-11-05 11:03:07 编辑:www.wenshu999.com

  如何写,这是很多人还不清楚的问题,以下的相关文章,具体请往下阅读:

  【1】

  《从连词的运用看<围城>叙述节奏的音乐美》文献综述

  语言是一门艺术,小说叙述语言亦是如此。研究如何使小说叙述语言变得生动鲜活并成一家之风,有助于文学工作者进一步锤炼叙述语言,写出独具特色的作品,并让读者在体味文字美的同时欣赏到音乐美、图画美、建筑美等,乃至于更为丰富的内涵。

  作为小说生命之一的叙述语言,具体由段落、句子和各种词类构成,而在小说《围城》中,连词的运用显得突出而具有特色,《围城》带给读者最大的感受是其看似不动声色、从容不迫之下潜藏着的起伏跌宕的音乐美,因而大量使用的连词对形成小说这一风格必然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以此类推,研究本课题应该能给研究叙述语言中的具体构成成分对整体风格的影响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在本课题中,笔者将致力于深入探究挖掘作者是如何通过运用连词来形成小说《围城》叙述语言节奏的音乐美。为了全面深入地分析探究这个课题,笔者有针对性地阅读大量相关传统纸制著作,查找、翻阅了以下较为权威的专业书籍: [1]钱钟书,围城,(缺出版社),1998年版

  [2]王一川著,汉语形象美学,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魏饴 刘海涛主编,文艺鉴赏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陈汝东著,当代汉语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王希杰著,汉语修辞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7]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1999年版

  [8]申丹著,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2004年版

  [9]周雪石 胡向阳编著,音乐欣赏教程,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高兴 江柏安姚军主编,大学音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格式不标准,参见正文参考文献,模版第5、9页)

  对上述著作的品读,使笔者建立了对该课题的一些初步理论知识基础。另外,

  借用现代互连网这一信息平台,笔者获得了大量实例分析论述的具体文学批评。笔者获取这些信息的具体方式是:浏览、查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和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网站,通过输入关键词“小说叙述语言”、“钱钟书”、“围城”等共搜到论文与相关文章50余篇,其中对笔者有直接参考价值的有20余篇。

  通过传统与现代多种获取信息、资料的途径,笔者发现研究钱钟书小说《围城》的文学批评可谓浩如烟海、种类繁多,经过整理归纳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从语言艺术的角度研究的如:

  1.黄春波.从对话的语言结构与人物心理看围城的幽默讽刺艺术.人物语言,2005.5.7

  2.围城与挪威的森林比喻句的比较.好心情网极品综合下载中心,2005.4.7. 3.飞鸿在天.略论围城的人物塑造艺术及语言特色.叙述语言 .比较分析.你我书屋,2005.3.28.

  4.林雯霞.论围城的语言艺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6. 5.陈x荷浅论围城的语言艺术.蓝色枫叶网,2005.7.19 .

  这些文章主要探讨了三种写作手法:一、幽默讽刺艺术,主要从小说的语句、语气的对比、转折和映衬方面分析;二、比喻艺术,分析《围城》中比喻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知识性主要指其小说中遍及古今中外、天马行空的典喻,趣味性主要指其机智幽默、妙趣横生,突破常规思维模式的比喻。

  三、象征手法,探究小说中蕴含深意的象征,比如“围城”不仅象征了方鸿渐、赵辛楣等人在爱情、婚姻、事业上的追求、挣扎、幻灭、绝望的艰难生活历程和矛盾心态,更象征了在国x党统治下的旧中国,人们总是摆脱不了外在束缚的境遇,蕴含着重大的社会意义和丰富的人生哲理,“落伍的钟”象征那个时代的保守、落伍和迂腐。

  (二)从人物形象塑造艺术方面分析的如:

  1.许敏试论围城中赵辛楣的形象塑造.蚌埠党校学报 ,2006. 3.

  2.吴凤祥.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心灵写照—论围城中的方鸿渐.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1983年 1。

  3.林雯霞.论围城的语言艺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6. 4.陈x荷 .浅论围城的语言艺术.蓝色枫叶网,2005.7.19

  这些文学批评的观点主要集中在分析:

  (1).分析小说《围城》中的人物姓名,它们巧妙深刻而又切合人物性格特点,比如方鸿渐,姓方寓示着他做事不圆滑,鸿渐一名引自《周易》中的“渐卦”,该卦有“鸿渐于干(磐、陆)”等语,主体是以“鸿”为取象,说明士进取之过程(“渐”即为进之义),而《围城》正是讲述方鸿渐在社会中的探索和进取过程的;

  (2).分析人物言谈举止从而深入到其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描写或通过变形法歪打正着,使原形自现,如写买办张先生,“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或借鉴西方心理描写的技巧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细腻的观察和分析。

  如写方鸿渐与韩学愈在三闾大学关于“克莱登大学”的对话;或透视人物言行举止的心理基础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如写李梅亭“他神情傲兀,不大理会人,并且对天气也鄙夷不理,因为这已是六月中旬,他穿的还是黑呢西装外套”,这些观点较为全面地论述了钱钟书先生在刻画人物形象、心理等方面的高妙。

  (三)从小说的思想意蕴方面分析的如: 1.钱钟书围城的三层意蕴.考研论坛

  这些批评认为《围城》的思想意蕴是多层次的:

  首先,方鸿渐的命运是第一层次的,其所代表的留洋知识分子的命运代表了西方的文化理想在中国的破灭。主人公方鸿渐的性格特点也概括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特点。

  其次,第二层次的思想意蕴表现了整个40年代,整个现代社会、现代人生独特而普遍性的生活情态:焦躁不安,难以实现自己价值,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作品使人感觉到整个现代社会处于茫然之中。最后,第三层次的思想意蕴是钱钟书对整个人类共有弱点的揭示。

  《围城》是一种哲学的思考,作者将对知识分子弱点的思考上升到整个人类的背景下,使人看到知识分子的弱点不是一部分人的,而是整个人类的。这个反思层次是相当深刻的。 (四)从小说历史地位方面论述的如:

  1.钱钟书小说的历史地位 广西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2.1期.

  这些文章主要论述了《围城》作为一部脍炙人口的小说其空前的发行量,“于一九四七、四八、四九年还重版了三次,一时洛阳纸贵,在国内文坛上引起很大轰

  动”;高度的历史地位评价,如李健吾等人盛赞:“刊物以发表这部新《儒林外史》为荣”,“欣喜首先能向读者介绍。”;文人争相传阅,“一些评论家如巴人、郑朝宗等,相继写了推荐文章”等等。

  (五)从小说人物形象方面分析的如:

  1.吴凤祥.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心灵写照—论围城中的方鸿渐.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3.1.

  2.许敏.试论围城中赵辛楣的形象塑造.蚌埠党校学报,2006.3. 3.赵辛楣形象分析.试论围城中赵辛楣的形象塑造.

  这部分文学批评主要着重于分析小说中主人公等人物形象,比如分主人公方鸿渐人物形象,其本事不大脾气不小,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人还不错但全无用处的性格特征,以及其反映的当时知识分子的特点和人生悲剧,而这些性格特征及人生悲剧的形成既有他们自身的特质,也有时代社会的原因。

  又如对《围城》第二主人公赵辛楣的分析,首先他是一个有智慧、有本领、有情义、有情趣的知识分子,但是,由于生活在那个扭曲的社会,使这个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留学生和方鸿渐、苏文纨一样,在乌烟瘴气的社会环境里或一事无成,或把聪明才智运用于跟女人打情骂俏,或投靠官僚,却没有一个有好的归宿。

  分析这个人物形象的作用在于:反衬主人公方鸿渐,影响了主人公方鸿渐生活轨迹,推动了情节发展,为评析主人公方鸿渐打开了一扇窗口。 (六)对相对生僻词句的探讨(宽假)

  1.赵光亚. 说围城的“宽假” .语文学刊(高教版),2006.5.

  对相对生僻词句的探讨,例如“宽假”:他(方鸿渐)这两天有了意中人以后,对自己外表上的缺点,知道得不宽假地详尽,仿佛只有一套出客的衣服的穷人知道上面的每个斑渍和补丁。

  其用意在于不经意写出恋爱人中人的微妙心理变化。通过引证古往今来众多使用了“宽假”的文字材料,证明“宽假”一词的普泛性,从而推及到教学和日常生活中。

  从上述分类总结可以发现,尽管目前文学批评界对于《围城》这部小说的各类批评不胜枚举,但关于其叙述语言的研究的相关文章和论述却少之又少,而对于其连词的用法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的资料几乎空白,所以笔者坚信,从连词的使用对小说《围城》叙述语言的影响这个角度来分析研究,一定是一次有益的尝

  试,其成果对对从微观研究《围城》叙述语言有一定借鉴意义。当然,同时任务的艰巨也是明显的,从连词这样一个微乎其微的小角度来研究这步传世名作,若钻研不深,涉猎理论材料不广,就很容易使该论文流俗浅陋,价值不大,因而,我还需要努力。

  (此处为小四的回车键。)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指导【2】

  近期老师让我们交论文综述,那么什么是综述呢?有包括那些内容呢?又怎么去写呢?我找到一点关于综述的介绍如下:

  一、文献综述的概念

  文献综述是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专题搜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就国内外在该领域或专题的主要研究成果、最新进展、研究动态、前沿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而写成的,能比较全面地反映相关领域或专题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的综述性文章,是高度浓缩的文献产品。

  “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评述。

  文献综述根据其涉及的内容范围不同,综述可分为综合性综述和专题性综述两种类型。所谓综合性综述是以一个学科或专业为对象的,而专题性综述则是以一个论题为对象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主要为专题性综述。

  二、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

  文献综述主要用以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除综述题目外,其内容一般包含前言、主题、总结、参考文献四个部分,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再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作。

  前言部分,主要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

  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文献的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参考文献,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也为评审者审查提供查找线索。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与毕业设计(论文)相同。

  三、撰写文献综述的基本注意事项

  1.在文献综述时,应系统地查阅与自己的研究方向直接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搜集文献应尽量全,尽量选自学术期刊或学术会议。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

  2.文献综述的题目不宜过大、范围不宜过宽,这样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

  3.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