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移动访问 m.wenshu999.com
热搜: 心得体会  合同  年终总结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论文范文

法学本科论文格式

更新时间:2023-11-23 07:05:14 编辑:www.wenshu999.com

  范文如何写,法学是一门以研究法律为主的专业,以下的范文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借鉴。

  法学实践教学新探【1】

  [摘要]法学实践教学是近几年各高等院校法科教育十分重视的一个教学环节,力图通过实践教学方式上的不断改革,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重点要加强实践教学计划的制订、执行、实施、监督等环节,明确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掌握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将来进入公、检、法等部门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法学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指直接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目的的教学。

  它是为促进理论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法律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而设置的,既培养法学专业学生的司法实践能力,也为法学专业学生积累宝贵的司法实践经验。

  近年来,法律实务部门对法学教育也多有批评,实务界普遍反映法学院系的毕业生大多缺乏法律实际运用能力,对法律事务实际运作方式和程序不甚了解,不能很快适应实际法律工作。

  因此,认真探索法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方式,查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创立实践教学的新模式,是当前法学本科专业教学所应思考的问题。

  一、法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在我国传统的法学教学中,通常以传授系统和科学的法律基础知识为教学目标。

  但法学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学术培养,更多的是一种职业训练,教授学生作为法律职业者必备的技能和素质。

  目前,众多学校法学专业现有的教学模式都是重理论、轻实践,而法学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新世纪的国家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级法律专门人才。

  仅从专业能力的要求看,法学本科毕业生不仅要掌握法学理论和基本知识,还要具有很强的法律运用能力。

  法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通过实际参与法律操作,解决实际案例和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配合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水平。

  在西方国家,法律的实践更为突出,法科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强,在西方法科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谈判能力、诉讼能力、交流能力、调研能力等。

  在我国应要求法学专业学生从事法律职业时也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同时还要熟练法律业务、善于思辨、善于表达。

  目前,我国高等法学教育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法律人才,决定了法学教学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各高等院校的法学专业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调整法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方案,增加法学专业本科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真实案件中的两种角色,使学生在真实的案件中体会法律的真谛和自己所肩负的正义使命,在实践中把握法律职业标准,进一步确立法律职业工作者应有的职业道德和法律信仰,为将来成为高级专门法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高校本科法学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各高校以及教育管理部门已经高度重视,各高校都在探索提高本科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

  2007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对本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特别强调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

  由此可见,法学实践教学在法学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

  二、法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各高校法学院、系对实践教学环节重视不够。

  法学的工具性价值很强,法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更好地应用。

  随着各高校法学院及法学专业的增加,在多数院校还是单纯地强调理论的重要性,常常忽视实践的效用性。

  从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来看,绝大多数院校法学专业理论教学的学时数高于实践教学,明显感觉到在本科授课阶段还是以灌输理论为主,实践训练为辅,造成理论与实践在课程设计上相脱节,有个别院校还没有建立模拟法庭、法律诊所及校外实践基地。

  如何体现实践教学,这是目前高校法学专业存在的弊病。

  在本科毕业实习阶段,多数院校都形同虚设,不重视毕业实习的设计,使学生并未得到真正的实践训练,也未达到培养应用型法律专门人才的目的。

  2.法学实践教学环节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形式多样,但是,多数院校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即模拟演练、法律咨询、听庭、毕业实习等形式。

  范围比较狭窄,内容不系统,其中一些实践环节流于形式,随意性很大,有些学校虽然有法律诊所,但是师资力量和物质条件有限,每届学生只有少数人参加实践,无疑影响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多数院校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规范,实践教学环节由学院自行安排,有时实践环节与理论课相冲突,还是以上理论课为主,至于实践教学环节具体做到什么程度没有监督,没有成熟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大纲、教材及设计方案,严重制约了实践教学的开展。

  3.高校对法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各高校在成立前期较重视理论教学的投入,后期才重视实践教学的投入,但是对于实践教学的投入还欠缺很多。

  因实践教学对于场所、物质条件及资金等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如果实践教学环境缺乏、经费保障难以到位,会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

  现阶段各高校面临着实践基地缺乏、专用教室紧张、案源有限、专业实习经费短缺、校外实践基地不足等问题,使实践教学开展受到一定限制。

  这些现象的出现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完善法学实践教学的对策

  1.科学合理地设置法学实践教学环节。

  科学合理地设置法学实践环节是培养优秀法律人才的必由之路,从教育部的学科规范要求直到各院校法学专业的培养方案,都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但是,一些学校在实践教学的设置上不尽合理,有的学校甚至将实践教学作为一门选修课而不是作为必修课来开设,从而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不重视,草草应付了事。

  法学实践教学的设置要体现年级的差异性,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时,由于不具备法律基础,对法律知识了解甚少,仍处于感性阶段,那么,大一学生开设实践课程应当内容简单,使学生渐进性地掌握法学知识,如审判观摩、法律讲座等实践方式。

  审判观摩主要是由老师组织学生到当地法院实际观摩真实案件的审判过程,让学生亲身体会法庭的威严,感受庭审的各个环节,加深对实体法和程序法的把握。

  学生在大学二年级时,经过一年的法律学习,已初步掌握一些法律基础知识,其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可以结合开设过的理论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针对大二的学生应采用案例分析、模拟法庭等方式。

  案例教学方式从教师“填鸭式”的灌输变为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保证了教学质量。

  模拟法庭主要是通过选用典型的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设身处地分析案件及自己所处的位置,通过学生对角色的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法律的理解,锻炼学生的组织活动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