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移动访问 m.wenshu999.com
热搜: 心得体会  合同  年终总结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论文范文

电大本科论文格式

更新时间:2023-12-04 15:07:46 编辑:www.wenshu999.com

  范文如何写,大家可以按照一个模板来写的,以下的范文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借鉴。

  电视艺术文化研究【1】

  [摘要]受商业文化和大众文化思潮的影响,电视文化应该对受众起到好的引导作用。

  电视文化作品的内容直接反映了电视制作人的文化品位和审美驱动力,同时,电视文化还肩负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电视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应确立明确的文化传播立场。

  电视艺术符号也要在电视文化中得到正确的应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电视艺术;电视文化;文化传播

  一、电视艺术对受众的引导作用

  人类文化发展到今天,传统的文化形态在发展和传播过程中,借助电视艺术的表现方式扩大了各自的传播范围和传播信息的影响力。

  如今,电视艺术的文化传播已经从以前的面向精英转变成为面向大众化、通俗化发展。

  (一)目前电视节目传播的一些现象

  电视艺术审美是指观众对屏幕形象的感受、体验、领悟和理解,是感觉与理解、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是一种经由观众积极投入、主客体交融,由感性到理性的审美活动。

  电视艺术审美活动始于对电视作品的直觉感知,经过选择,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在电视作品中,作品引发受众的情感波动和审美喜悦,从而获得审美的种种感受,实现对美的认识和判断。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视传媒行业中商业文化思潮对严肃文化和精英文化的巨大冲击日趋激烈。

  如今的电视剧有相当一部分脱离生活、远离现实、内容重复、情节虚假、人物模式化。

  所谓的穿越剧、戏说剧一时成为当今电视剧的主流。

  而反映社会现实、百姓文化生活的电视剧作品却越来越少。

  在商业利益的催化下,电视艺术的表现内容发生了变化,从而影响到了大众对电视文化审美的认知力和判断力。

  电视文化传播应该始终面向大众,通过电视文化传播具有的导向力和影响力,传承和弘扬人类优秀文化。

  (二)电视节目中传统文化对大众思想意识的引导作用

  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栏目是观众比较喜爱的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

  《百家讲坛》的栏目宗旨是“构建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栏目特点是“聚集知识精英,共享教育资源,传播现代文化,弘扬科学与人文精神”;栏目的定位则是用最通俗的话“讲解历史、讲解人物”达到普及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效果。

  从《百家讲坛》栏目的整体宗旨和定位来看,此档节目的出发点是通过电视来传播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对受众起到引导作用。

  《百家讲坛》的制作目的是为了普及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避免过度商业化造成的急功近利和文化短视,引导观众重新审视和领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百家讲坛》的出现,促进了传统文化和商业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融合,提高了人们的文化审美鉴赏力。

  电视文化与印刷文化相比,电视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载体。

  一个人只有通过学习才会阅读,学习阅读要花力气和时间,而看电视则不必去学,不需要花力气。

  如同一切现代传媒文化一样,电视文化也存在着一种“话语霸权&rdquo掌握和操作这种“霸权”的人的文化素养从根本上决定了电视文化的品位和水准。

  电视节目要有商业性,要讲求经济效益,但是电视文化产品毕竟不同于一般商品,它直接作用于人们的心灵,对于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兴趣爱好和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大影响。

  所以说,在当今中国社会以电视为主要信息传播方式之一的现实来看,相当多的人的思想、情感、体验等都受到电视文化的影响,电视艺术在整个电视媒介传播过程中扮演着一个引导者的形象。

  二、电视艺术的文化立场

  电视艺术的传播是文化传播的革命性变革,电视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许多其他文化形态,电视已然成为改造社会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力量。

  然而,电视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并非只有积极作用,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消费文化形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冲击。

  在商业利益的促使之下,电视文化传播的信息对社会发展的反馈作用发生了变化。

  面对屏幕上过多的商业气息,我们的主流文化该如何通过电视艺术来表现?如今电视文化信息的传播是商品经济的进步和发展还是传统文化的沦丧?电视文化发展中商业文化表现的误区在于:把大众传媒在内的广义的文化市场看得过于简单、过于狭窄,摒弃优秀的传统文化,把具有商业价值的庸俗文化(穿越剧、戏说剧)通过电视文化的传播来展现给广大受众。

  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电视艺术开始摒弃对传统文化的追求和传承。

  (一)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契机传承和弘扬民族电视文化

  特定的时代造就特定的文化。

  当今全球一体化视角下的电视文化,是对世界多维度的把握;同时,它在脱离出传统美学范畴的前提下,以复制的合法性,将传统美学加以现代意义上的重建,其身份必然呈现出重构文化的姿态。

  现如今面对外来文化的入侵,电视文化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势必是各国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如何维护国家利益和保护民族文化的重大课题。

  尽管电视创造出了一种崭新的文化形式,丰富了公众的文化生活,电视的普及率也已相当高,但由电视传播而引发的意识形态、文化观念等方面的冲突却始终存在。

  因此,抵制西方殖民文化、保护民族文化,这不是个别现象,是国际现象,是一种政府行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际政治的时代特点。

  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文明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

  同其他精神产品一样,在电视传播的过程中,越是民族优秀的东西,也越具有世界性。

  中国的电视事业在为中国人民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的同时,还应当以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现代化的民族电视文化。

  (二)以电视文化品质的提升净化大众的思想

  电视节目应该专注于描绘人心向善、向上的人文情怀,展示人与社会、时代前行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力量,体现作品先进的人文立场和文化立场。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展示人生或人性的暖意、发掘隐含在人物身上的真善美,不仅仅是生活本身力量的指引,也是艺术对于人生境界的提升,是文化艺术家对于社会运行的态度、立场和理想。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传统文化秩序遭遇危机、新文化秩序尚未完全建立的当下,我们应当积极推进的恰是制度创新和传统文化的转化。

  近年电视所传达的文化立场还可以继续向前推进一步,在弘扬传统人生观、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同时,积极探索表现现代中国大众新的人生观、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特别是要倡导中华民族传统观念与世界普世化的人生观、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融合为一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就更为具体一些的表现,譬如伦理道德观而言,在继续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观的同时,对具有当代内涵的生态道德观、人口道德观、职业道德观和“英雄”道德观等的确立和表现,就应当成为电视电影的一个趋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