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论文的写作方法【1】
一、存在问题及对策
1、“欠新”。
主要表现在立意不新,见解不新,取材不新,写不出时代信息,也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使小论文看去“一般化&rdquo没有特色,缺乏新的感觉。
为此,要注意:
(1)立意要新。
新意从何而来?来自时代的洪流,来自现实的生活。
所以应从现实生活中,从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中作认真的调查,深入的分析。
(2)见解要新。
文章论述的角度要新,不落俗套。
不照搬他人说法,防止“老生常谈”的做法,力求自己的独到见解给人以新的启示。
例如:春游是许多学生参加过的集体活动。
以春游为题的小论文一般是以歌颂祖国美好河山,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为主题的。
如换一个新的角度,作者从春游中学生花钱大手大脚出发,作深入调查,分析钱的来源,以及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
从表面现象发掘问题的本质,并提出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杜绝奢侈之风,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青少年一代的身上继承、发扬。
这一见解就与众不同,就能给人以新的启示。
(3)取材要新。
文章所用材料要从新近发生的各种社会现象选取。
特别是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热门话题或能引发人们思考,但又不易被人们关注的给人以启迪的新材料。
2、“欠精”。
主要表现在:选用材料太多,论文越定越长,与“短小精悍”的要求背道而驰。
对此,应注意:
(1)论文的题目要小,要具体。
有些同学写的论文题目太大,例如《理论联系实际》、《论经济体制改革》、《论人生价值》等,同学们的水平有限,题目过大,选用材料多了,文章篇幅就太长,写少了就显得空洞,难以说明问题,很难符合小论文的要求。
因此,题目不要过大,选取其中一方面讲就可以了。
如《良药也可以不苦口》、《驳孟母三迁》等,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力求以小见大。
(2)选票要精。
写小论文必须要有丰富而又真实确凿的材料。
但这么多的材料又不能都搬上去。
否则,一个材料连着一个材料,就如记流水帐一样,既长又没新意。
因此,要对这些丰富而又确凿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的处理。
所选用的材料要紧扣文章观点,富有代表性,既典型又生动,这样才会写好小论文。
(3)文章字词要精练,小论文写作要认真,不能马虎应付。
文中的每一句话,都要面向主题,不能东拉西扯,不着边际,以至离题万里。
不少同学起好初稿后,就如释重负一样,丢到一边,不看也不修改,抄好了就交给老师,或者是为了凑足一定的字数而短话长说。
这样的小论文质量肯定不高。
为此,写好初稿后,要多看几遍,反复修改,仔细推敲,把多余的话删去,病句错句改正过来。
3、“欠融”。
事理脱节,即事实材料和理论挂不上勾,谈不拢。
写小论文要求一事一议,整理交融;层次清楚,说明力强。
所谓“事”即事实,事例;所谓“理”即指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一般来说,要克服以下三种毛病:
(1)重“事实”轻“理论”。
有些同学写小论文时一头栽进事例的堆
子里,整篇文章象记流水帐一样罗列了不少例子、材料。
从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董存瑞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叔叔……有时看起来好象很生动,但文章缺乏基本理论的分析,这就失去了小论文的特点,使人看了不得要领,甚至不知所云,给人一种花言巧语而又空洞无物的感觉。
为此对所掌握的材料要进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透彻分析,选取典型的例子,把例子的道理讲清楚,使小论文的主题鲜明,给人以启迪。
(2)重“理论”轻“事实”。
有些同学觉得既然是小论文,似乎总是“理论性”越强越好。
文章引经据典,洋洋洒洒。
道理讲一大堆,但缺少例子印证,以至从理论到理论,空话套话连篇,结果是文章缺乏说明力。
对此,要明白事实胜于雄辩的道理,选取有说服力的例子,让事实说话,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理论与例子衍接生,做不到事理交融。
事理交融是指理论和事实有机联系,摆事实,讲道理,即能够准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恰如其分地分析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同学写小论文,普遍有一个通病:先写一段理论,然后公式化地加上一个例子;或先写一个例子,后面再例行公事地加上一段理论,就象水和油混在一起一样“层次分明”。
不能做到事理水乳交融。
要克服这一毛病,应注意事理的统一,通过例子引出道理,或运用道理分析例子,光讲例子或光讲道理都不行。
一篇好的小论文,应当既有生动实在的例子,又有作者自己的见解,在摆事实中讲道理,把讲道理渗透于摆事实中,夹叙夹议,叙议结合,做到事理交融。
二、写政治小论文的几点体会
1、要热爱生活。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热爱生活,对生活轻描淡写,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是写不出引人入胜的小论文来的。
热爱生活,就是要求同学们关心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寻找生命之源,创作之源。
不能整天愤世疾俗、怨天尤人,埋怨生不逢时,带着变色镜看社会。
这不仅是一个生活态度问题,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立场问题,直接关系到立意 。
如果生活上没有上进心,思想境界不高,立意也就不会高。
倘若立意不高或不正确,再华丽的辞藻又有什么用?在当今时代应该歌颂社会的主旋律,当然不是说不能触及个别丑恶的现象。
2、要学会从社会生活中摄取材料,充分占有材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材料既是形成观点的基础,又是表现观点的支柱。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蕴藏着无比丰富的写作原料的矿藏,它是小论文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当然并不是说材料越多越受欢迎,但缺乏材料绝对写不出令人信服的小论文。
3、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从生活中提炼主题。
“意在笔先&rdquo“留心处处皆学问”。
同样生活在一个学校里,有的同学写出来了,有的写不出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观察、缺乏感受、缺乏思考。
任何一篇有见地的政治小论文,从议题的选定,主题的确立,到谋篇成文,都基于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的理解、冷静的分析,周密的论证,正确的立意。
只有走进生活深处,用全身心去观察体验,才能做到所见者深,所知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