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怎样子,论文发表要注意什么吗,下面带来相关文章,一起来了解下吧。
【1】
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职称评定一般都有发表学术论文的硬指标。
科研项目申请和解题中也需要一定的文章支撑。
在高校、科研部门工作中可能会有一定的“任务”。
当然,有些研究工作需要获得知识产权及学科同行的认知和认可,需要公开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
因此,做科研学术工作发表论文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发表论文一般要做那些工作呢?当然具体研究和写作是必须的,此外一篇文章发表要经历哪些过程呢?
1. 撰写
写作内容当然以作者从事的研究工作与成果形式为准,这个不作讨论。
但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论文格式,编辑部通常对论文格式要求十分严格,而且各期刊要求的格式也不相同,符合所投期刊格式论文会给编辑留下很好印象,且一旦录用,将来修改起来很方便是。
动笔之前最好仔细研究一下拟投期刊的格式要求,这个各期刊的征稿说明中一搬说的都很详细,最简捷的办法是找一篇拟投期刊近期发表的的文章作模板。
2. 投稿
首先决定投那份个刊物。
作者一般在撰写论文时就要做出决定。
主要决策有二个方面:一是刊物级别,另一个是刊物方向。
刊物级别选择主要是依据自己成果的大小和论文的质量,可以依次考虑投给SCI、EI、中文核心、省部级期刊。
刊物方向:每种期刊都有自己的方向和领域,有些期刊尤其是核心对些很严格,有的甚至有比较固定的栏目,不符合它们发文方向的初审就会被拒,尽管拒稿回复一般很快,但投稿前还是仔细研究一下的好。
第二是投稿方式。
只要按各期刊编辑部要求做就可以了,一般期刊都接受电子文档,并有专门的Email。
有的设有网上投稿系统,很方便投稿和查询审稿稿件处理状态。
有些期刊除了要求电子文档,还要求打印纸稿。
3. 投稿回应
这是编辑部的事。
作为投稿人也必须清楚知道所投期刊对投稿的回应时间与方式,否则稿件投出后心里没底。
投稿回执。
各期刊对投稿回应方式不同。
有些很正规期刊,按一定的规矩办。
这些主要是核心期刊,绝大核心期刊在收到作者投稿后,马上会发一回复函(可能是书面的,也可能是Email),这个回执不是通用通知,只告知收到稿件并给你文章的编号以及审稿时间等下一步安排。
以后按编号查询就可以了。
但并不是所有的期刊都这么做,尤其是二级(省部级)期刊通常不发回执,投后你就静心等待吧,只要接到消息就是录用。
否则便音信杳无。
所以投二级期刊一个月没消息就要问一下。
本人有一篇中文核心,投后自己都forget 了,8个月后居然收到期刊和稿费,喜从天降,顺便说一句,不收版面费的期刊极少,后面再谈版面费的问题。
4.审稿及初审费费。
稿件收到后编辑要初审,主要是看是否符合它们刊物的发文方向及稿件的宏观质量。
如果初审过关,恭喜你,可以交初稿费了。
什么是初审费?据期刊编辑部说用于专家审稿的费用(每一分钱都要作者承担)。
审费多少不等,100~150元之间,一般原则是期刊档次愈高各种费有愈高,但不绝对。
这是最让作者头疼(可能也是最不合理的)事,交完初审费,不知等来的结果是什么,如不录用,大多连审稿意见都没有。
转投,还要交钱&hellip投过三次不用,对于低工薪阶层的你还有信心再投吗?不过吃准自己的论文质量,还是要坚持的,并不是所有的审稿人都是专家(很多不负责任的导师让他的学生审)或很懂你做的事。
本人有一篇投普通中文核心被拒三次,可我坚信自己论文的质量,第四次升级投给EI,一个月后就接到录用通知。
二级刊物通常没有初审费,可是谁没事投二级的呢?
5.审稿周期。
专家审稿周期都很长,要么为什么是专家呢。
大多核心期刊约为三个月,有的甚至半年,编辑部对专家要求提前一个或几个月。
个别审稿人接到稿件后放到抽屉里,在近交稿前几天审后交回,表示“专家”有很多“大事”要做或“水准”很高。
当然,有些专家负责的专家审稿很快,碰上这样的专家你太幸运了。
否则,交完钱等了三个月等到退稿函,是不是太惨了点,谁发文章不是急用?毕业、进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