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故事50字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八仙”是指铁拐李、汉钟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这八位仙人。
传说中,八仙各有不同的法器。
铁拐李有铁杖,汉钟离有鼓,张果老有纸叠驴,吕洞宾有长剑及萧管,何仙姑有竹罩,韩湘子有花篮,曹国舅有玉版,蓝采和有大拍板。
他们随身携带的法器各有妙用。
八仙过海是精彩的八仙故事之一。
有一天,八仙一起到了东海,只见潮头汹涌,巨浪惊人。
吕洞宾建议各以一物投入水中,以显“神通”而过。
诸位仙人都响应了吕洞宾的建议,将随身法宝投入水中,然后立于法宝之上,乘风逐浪而渡。
后来,人们把这个经典故事来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显示本领,互相竞争。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这是《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
东吴老将黄盖向周瑜上火攻赤壁之计后,有想出了写信向曹操诈降的策略。
为了使生性多疑的曹操相信,黄盖和周瑜秘密定计之后,在一次帐前军事会议上,黄盖故意说曹操兵多将广,东吴兵少力弱,交战必败??周瑜气急之下将黄盖推翻在地用军棍痛打,打得黄盖皮开肉绽,鲜血直流,让人抬了回去。
这件事被曹操知道了,认为一个屡立战功的老将,受此侮辱,气愤之下写信投降,完全是情理中的事,当然毫无疑问了,于是中了计。
其实,周瑜打黄盖完全是预先商量好的,人们从这件事中引用出了这句歇后语。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3000多年前,老太公姜子牙闲居在渭水,当他听说周文王礼贤下士,便到渭水之滨垂钓养老,以垂钓磨其性、固其志、温谋略、习战法。
他垂钓的特点:一在大江河边,二不用饵、不弯钩,三远眺江河之波涛,近闻林中之鸟鸣。
周文王听说姜太公的贤能,就不辞辛苦地来到渭水河边请他出山,这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后来周文王与周武王得到姜太公的.辅助,推翻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唐代云南土官缅氏派遣缅伯高送天鹅给唐朝。
过沔阳湖,鹅飞去,坠一翎,缅伯高只好将一翎贡上,并说:“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后用以比喻礼物微薄而情意深重。
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
传说李白小时候不爱学习,很贪玩。
一天,他逃学到小溪边,看见一位老婆婆手里拿着铁杵,在一块大石头上磨。
李白问:“您磨铁杵做什么?”婆婆回答:“我给女儿磨一根绣花针。”
李白又问:“这么粗的铁杵,什么时候才能磨成绣花针?”老婆婆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李白听后很有感触,回家后刻苦用功,终于成为唐代大诗人。
铁杵磨成针比喻只要有恒心,再难的事也能做成。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故事发生在唐朝。
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 miǎn 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
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
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
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
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
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
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
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
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
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
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
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